活動報導


首頁 > 活動報導 > 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

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

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


水稻為國人主要糧食作物,但在水稻生育期間常遭受多種病蟲害侵擾,其中稻熱病為其關鍵病害之一。傳統防治病蟲害的方式多為施用化學藥劑,但大量施用化學藥劑除了增加種植成本外,也會有環境汙染與農藥殘留等問題,因此建立一套病蟲害整合管理系統 (IPM) 是重要的工作。


臺南區農業改場於本(111)年6月10日,在嘉義縣新港鄉辦理「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由本場副場長陳昱初主持,出席貴賓包括防檢局陳保良簡任技正、新港農會李翠萍秘書與現場約50位農友。本次新港地區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主要以本場新育成品種抗稻熱病的特性,「預防」稻熱病發生,配合氣象「監測預警」稻熱病、性費洛蒙誘蟲器「監測」主要害蟲的密度變化,加上在地「植物醫師」定期進行田間病蟲害調查,於田間病害發生及害蟲密度上升時,即時進行「防治」措施。另亦配合水稻生育期,進行穗稻熱病「預防」性防治工作。防治過程中,輪替不同種類藥劑進行防治,以避免抗藥性之產生。


首先由嘉義分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場經9年努力,於111年命名的水稻新品種「台南20號」,具有「超口感米食」之低直鏈澱粉含量特色,粒型大、產量表現穩定、稻穀耐貯藏性佳,於今年適合稻熱病發生的氣候條件下,於田間表現良好的抗病性,其罹病度較台南11號低30-50%。後續由本場林國詞助理研究員、張淳淳助理研究員及新港鄉農會儲備植醫林建言說明田間病蟲害的監測方式,協助農民掌握施藥時機。並實際到試驗田中觀摩台南20號的栽種及抗病結果。現場觀摩後,由林炳坤農友分享種植心得,並由農友提問進行交流,提問內容包括產量、病蟲害監測、糧商合作、公糧收購、糧食政策發展方向等,由現場各單位專家回答說明,也期許本次的觀摩及交流座談是能激勵更多農民以IPM的方式管理水稻,達到降低成本與農藥減量的目的。

↑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由本場陳昱初副場長主持,出席貴賓包括防檢局陳保良簡任技正、新港農會李翠萍秘書。
↑水稻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由本場陳昱初副場長主持,出席貴賓包括防檢局陳保良簡任技正、新港農會李翠萍秘書。

 

本場林國詞助理研究員(左上)、張淳淳助理研究員(右上)、嘉義分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左下)及新港儲備植物醫師林建言(右下)說明水稻病蟲害監測方式與台南20號的品種特性。

↑本場林國詞助理研究員(左上)、張淳淳助理研究員(右上)、嘉義分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左下)及新港儲備植物醫師林建言(右下)說明水稻病蟲害監測方式與台南20號的品種特性。

 

嘉義分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場水稻新品種臺南20號。

↑嘉義分場楊智哲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場水稻新品種臺南20號。

 

感謝各位貴賓與現場農民踴躍參與。

↑感謝各位貴賓與現場農民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