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勇坡友善農業教育園區
西印度醋栗
中文名:西印度醋栗
英文名:Wast Indian gooseberry、Otaheite gooseberry、Jimbling
學名:Phyllanthus acidus Skeels.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原產地:不明,據說源自馬達加斯加島
植株類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西印度醋栗為大戟科少數可食用果實的樹種之一,據說源自馬達加斯加島,被帶到印度東部后再輾轉至菲律賓及附近海島。西印度醋栗就如其名一般,果實酸度高,肉多質脆,成熟後酸味較淡,一般作為調味料或醃漬食用。
葉:葉互生,綠色光澤膜質,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
花:穗狀花序,密生於枝旁,花紅色或粉紅色,熱帶地區一年可有2次開花,第一次為3-5月,第二次為8-9月。
果:扁球形漿果,外皮淡黃色,具6-8個凸稜,產期6月。
用途:未熟果味酸,可當調味品,成熟果酸味淡,可製果醬、果汁、蜜餞。
西印度醋栗的葉片
西印度醋栗的花
西印度醋栗的果實
© www.tndais.gov.tw
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193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