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質、增加收益-落花生土壤病原菌友善防治示範觀摩會
落花生是臺灣主要雜糧作物之一,為降低黑斑病對落花生品質及產量造成的影響,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土壤覆蓋資材,達到簡易土壤加溫消毒效果,進而降低落花生果莢黑斑病危害率,提升落花生作物的產量及品質。該場於10月30日於雲林縣土庫鎮張惟深農友落花生田辦理田間示範觀摩會,歡迎農民踴躍參加。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羅正宗場長說明,落花生栽培栽培面積約20,000公頃,其中雲林縣種植面積占70-75%。落花生黑斑病不僅會造成罹病果莢腐爛脫落,莢果上的黑斑更會影響後續加工的品質,影響農民收益。
落花生黑斑病為多種土壤病原微生物複合感染所造成之土壤傳播性病害,對於產量與品質嚴重損害。為了有效解決落花生地下病害問題,建立大田作物簡易土壤消毒模式,該場利用覆蓋資材,配合太陽能達到聚熱達到殺菌之效果,依據試驗結果顯示,覆蓋水晶膜處理地下10公分及20公分之土壤溫最高分別可達42.0℃及38.5℃,真菌數分別降低22%及43%。相較於對照組可降低落花生果莢黑斑病危害率67-88%,降低雜草密度72-77%,每公頃增加收益1,350-12,225元。
臺南農改場期望藉由觀摩會宣導利用塑膠布覆蓋資材進行簡易土壤殺菌,對落花生果莢黑斑病危害率降低效果,進而提升落花生的品質、產量及農友收益,歡迎農友踴躍參加。
聯絡人:斗南分場王瑞章05-5970728分機13
↑不同色彩之塑膠布田間覆蓋情形
↑不同色彩之塑膠布覆蓋對落花生病原菌之影響試驗
↑不同色彩之塑膠布覆蓋對落花生病原菌之影響試驗田間種植情形
↑不同色彩之塑膠布覆蓋落花生果莢品質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