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勇坡友善農業教育園區
緣起
本場於92年遷場新化,場區面積40公頃,但是在辦公廳舍與試驗田區中間有一閒置的山坡地,原先為畜試所牧牛區,種植天竺草及巴拉草等牧草,101年畜試所黃英豪所長透過水保局台南分局的協助,整治畜試所與本場坡地排水問題,首先解決推廣課及環境課邊坡排水分流,104年起向水保局申請施作水土保持工程,逐年進行坡地環境改善,並多次利用環境教育活動,動員同仁進行殘株整理清運、除草、植樹等工作,逐步整治成適合散步踏青及坡地水土保持教育的場域,106年open day期間首次對外開放,即獲得民眾廣大迴響,媒體譽稱為新化秘境。
本區域因毗鄰畜試所的「老勇埤」,且政府目前推動新農業政策,積極推動有機及友善農業,故取名為「新勇坡」;另場區最後方的農塘-「過路埤」,也承水保局協助疏濬提高蓄水量,確保灌溉水供應無虞,讓園區及果樹的管理更加便利有效率。
為了讓來場參訪的消費者或學生能對友善農業有完整概念,乃有規劃「友善農業教育園區」之議。開闢核果果樹區、低維護果樹區、香草觀賞植物區、原生植物區等,透過動植物及水保工法的介紹,讓民眾能對本場生態、物種有深度的了解,達成坡地農業水保教室的功能。
教育主體:消費者
解說方式:以現場植物及實物進行解說,輔以手機掃描標示牌上QRcode可閱讀詳細內容。
展示內容:
- 原生植物:構樹、土密樹、茄苳、血桐、蟲屎、相思樹
- 香草觀賞植物:香葉萬壽菊、藍冠菊、牙買加薄荷
- 核果植物:板栗、澳洲胡桃、印度栲、腰果、可可
- 低維護果樹:錫蘭橄蘭、西印度櫻桃、人心果、太平洋榅桲、羹大利、紅棗、無花果、桑樹、長果桑、波羅蜜、榴槤蜜、蘋婆、山刺番荔枝、嘉寶果、西印度醋栗、大衛李、龍眼、蒲桃、鳳梨番石榴、草莓番石榴、小葉番石榴、番石榴、蘭撒果、楊桃、石榴、酪梨、黃金果、芒果
- 等高線種植與平臺階段
- 坡地省水灌溉系統
- 土系介紹:暗坑系(新勇坡)、哮貓系(過路埤)
- 友善農業養分循環
- 友善農業病蟲害管理
- 臺南區農改場的鳥類
- 新勇坡的水土保持工法:坡地農業示範場域、山邊溝、砌石溝、草溝、農地沉砂池、平台階段、土溝、預鑄植生槽擋土護坡、排水設施、等高耕作與等高栽植
0大門入口
1宿舍區 2辦公區
3玻璃溫室區 4倉庫區
5魚菜共生栽培系統
6氣象站及蓮花亭
7溫室及露天試驗田區
8新勇坡友善農業教育園區
9老勇埤
© www.tndais.gov.tw
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160
2021/01/17